错失“兰”“南”不分的教学契机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9-06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去年11月,第二届全国小学魅力课堂教学大赛在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河南郑州市举行。此次大赛中,我执教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《牧场之国》一课。

    课堂上,我带着孩子们,和着音乐,跟随一组风光片走进荷兰的田园,谈感受,读课题。对于欧洲北部国家的异域风情,学生是新奇的,兴致甚浓。接着,我们初读课文,提炼字词,聚焦短语,具象田园诗情。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“同学们,一个短语就是一个画面、一种意境,老师很喜欢一个短语——“真正的荷兰”。板书后,我启发学生,“此时此刻,你一定也会被这个短语深深吸引。请同学们回忆一下,真正的荷兰都有什么?”学生开始默读思考,台下听课的老师却哗然了。我意识到,是我的发音出了问题,“荷兰”的“兰”被我读成了“nán”。但稍纵即逝,我觉得无伤大雅,没放在心上。接下来,我紧扣一个‘静’字,引领学生品读感悟,入情入境,解读了‘静’背后的时代背景。孩子们感受细腻,娓娓道来,表达了内心的向往之情。

    整个一节课,我引导学生明白了说话写文章要围绕一个中心,把阅读直指语言文字运用。但每当我念到、读到、提到“荷兰”这个词,总会引起台下老师们的窃窃私语。我瞬间察觉,因为赛课的地点在河南,太有地域性了,听课老师对“荷兰”这个词的读音分外敏感。可我担心课堂时间不够,一直没有纠正,直到这节课结束。

    课堂无小事!有尴尬,有后悔。尴尬于自己缺失了一种因“l”“n”两个读音不分,错失了因材施教的果断与睿智;后悔于在孩子们需要心智开启的时候,我却没有及时纠正错误。如果我冷静下来,保持足够的警觉,将错就错,询问“孩子们,老师读的有问题吗”,学生一定能发现并指出我读音上的错误。我再顺势一导,主动听取学生对自己的反馈并加以改正,真诚地向他们展示自己积极的求教态度,学生也会有更多收获。假如学生一时没有指出来,我还可以这样引导:“孩子们,为什么台下老师都在议论呢?我们向台下的老师们请教,好吗?”待听课教师指出后,再请现场的学生示范读音,我跟读,这样也能收获有价值的教育启示。

    而且,这样的课堂,以教学内容为载体,做到了现场学生、听课老师、执教老师多向互动,建立了一个互助型的学习共同体。如此,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,同时,也为教师自身打开了一扇认识自己、了解教育的窗。这样做,也许会干扰教学节奏,可能完成不了既定的教学目标,但能看到老师接纳和真诚的教学姿态、坦荡和从容的从教心态。这些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,让他们带着这份真诚、平等、开阔走进心灵,走出课堂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师生教学相长,相互滋养,这背后承载的价值一定不低于所传授的知识,一定超出于赛课的名次。

    可我却让这样的良机错失了。归根结底,还是自己的教学太过功利,只想着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已设的教学目标;只顾着心中的教案,按图索骥,而竟忘了教学的终极目标——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。

    我不禁想起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——

    有一次,于老师应邀到云南昆明上课,他讲的是五年级的课文《火烧云》。在板书课题时,于老师把“烧”字写错了(右半部“尧”的肩膀上多了一点儿),有位学生发现后当众指了出来。此时,台下坐着几百位听课的老师。只见于老师不慌不忙地擦去错字,又重新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个“烧”字,然后放下手中的粉笔,走到这位学生面前,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,真诚地说:“小同学,谢谢你帮老师指出了错误,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。看来,做任何事情都马虎不得啊!”于老师真挚而诚恳的感谢和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,赢得了台上台下师生热烈的掌声。

    于永正老师面对自己的失误,敞开心扉,很好地诠释了“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”,让我们感受到师生一同成长的幸福。正如朱永新所说“教师应该是在教育的过程中,和孩子们一起享受教育生活,由此,师生的生命彼此辉映,互相照亮。”是的,教师、学生,如同一体两面、一体两翼。作为教师,只有在教学中睁大双眼,一只聚焦学生,一只内视自己,师生之间才会彼此关照,相互召唤,互相应答;方能彼此给予,共同拥有,一起成长。

    英国贝恩布里奇说:“错误人皆有之,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。”面对课堂上瞬息间的变化,我们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,构建立体的课堂,课堂上的话语权师生共享,一起播种,一起互相发现,互相帮助,互相欣赏,互相促进。如此,课堂定会成为师生思想碰撞乃至教学相长的舞台,成为师生共同留恋的殿堂,一起共赴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的盛景。

    下一次,“荷兰”不会再成“河南”。

    (作者:杨冬梅,单位:湖北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)